close
日本 COSMOS 耳扒



Seatree Art 膠原蛋白洗面凝膠 150mL





購物對於我們這些每天努力上班,承受主管壓力的小資女來說是很

重要的,買自己喜歡的東西,又可以讓自己變美麗的東西,這可以

讓小小的心靈得到小確幸,最近上網發現了一個很棒的,

專賣台灣日韓美妝保養的平價網站-【Q小鋪】精選市面最熱賣的中.

日.韓.歐美 美妝保養品商品、挑戰市面最低價,它敢這樣說當然要

給它進入來瞧瞧囉!

【Q小舖】你可以找到最熱IN的日韓美妝品和最專業的的保養品當然少

不了,小資女最愛的可愛美容小物!







【Q小舖】的GOOD詳細介紹







民歌40(附3CD):再唱一段思想起 每日好書推薦





民歌40(附3CD):再唱一段思想起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• 優惠時間:2016/9/1 ~ 2016/10/21

      《那些在青春網的日子》+《民歌40(附3CD)》雙書合購75折!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原價:2380元

      超值組合價:

      75
      特價 1785












      相關影片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《民歌40(附3CD):再唱一段思想起》






      *民歌40週年官方紀念專書!豪華精裝典藏版!

      *收羅近百張重要唱片、珍貴照片、手稿、史料等圖片,十五萬字詳述民歌歷史和唱片、歌手。

      *書末附贈獨家贈禮3CD(CD不分售),收錄46首絕版歌曲,包括多首從未出版過的珍稀錄音和楊弦2015年新錄音。


      沒有歌的時代,是寂寞的。

      只有噪音的時代,更寂寞。

      要壓倒噪音,安慰寂寞,唯有歌。

      --余光中

      1975年6月 6日,一個下著小雨的夜晚......

      一千多位冒雨前來中山堂的觀衆,靜靜地坐在台下聽歌,聽著一位甫從研究所畢業的年輕歌手楊弦,把詩人余光中的八首詩譜成歌曲,堂外的小雨綿綿地下著,堂內的心情隨著一首首詩與歌的婚禮,慢慢地發酵,歌曲終了,可是人未散去......

      當晚的觀眾中,除了余光中之外,還有《滾石雜誌》的段氏兄弟 (後來創辦了滾石唱片) 、廣播人陶曉清,和「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」的洪簡靜惠。衆人相約隔日在余光中教授廈門街的家中舉行一場討論會,決定了後續的行動??轉播、報導、出唱片、出書......

      一把創作歌曲的熊熊火焰就此點燃,燒出了台灣流行樂史上最重要的「校園民歌」運動!也從此扭轉了華人流行音樂的發展和走向。

      2015年--民歌歡慶40年!由「民歌之母」陶曉清統籌,資深音樂人楊嘉主編,費時一年,成就歷年來最詳盡完整的典藏版民歌圖文百科全書。

      精采內容包括:

      -逾15萬字內容,翔實描繪校園民歌運動的緣起、發展、轉變

      ?? 近100張民歌時期經典唱片介紹

      ?? 超過100位「民歌手+詞曲作者+樂手+幕後推手」大公開

      ?? 300張老照片、文件、手稿等珍貴史料重新出土

      ?? 你耳熟能詳的歌,但你不知道的「歌的故事」

      ?? 重現1970年代台北市民歌西餐廳地圖

      ?? 精選40年來69場重要民歌演唱會全紀錄

      ?? 以及無數則連圈內人也不一定知道的祕辛:

      •〈橄欖樹〉的來龍去脈?

      •〈龍的傳人〉改詞始末?

      • 李宗盛生平創作的第一首歌?

      • 陳小霞詞曲創作的起點?

      • 陳建年初出道的首次錄音?

      • 民歌的波西米亞村?

      隨書附贈三張獨家CD(不分售),共46首經典歌曲,曲目包括:

      ?? 16首從未發行過的精彩LIVE演唱版(網路上也找不到的珍稀版本)

      ?? 25首來自民歌初期三張經典合輯《我們的歌》的重要歌曲,絕版多時,重新復刻出土

      ?? 4首未曾發行過的新歌,由楊弦、吳楚楚、蘇來等人重新錄製

      ?? 外加一首王新蓮首張專輯絕版歌曲

      如果你是民歌時期的資深樂迷,

      本書收藏了你最青春輝煌的記憶。

      如果你出生太晚錯過民歌年代,

      本書帶你直溯華語流行音樂源頭!

















      • 作者介紹






        企劃製作

       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

        成立於1996年5月4日,由台灣音樂人自發成立的民間社團,會員由歌者、樂者、 詞曲創作人、唱片製作人、廣播人、文字工作者……等相關音樂工作者所組成。多年來致力於原創歌曲之推廣,舉辦多場極具代表性的演唱會:民歌的故事演唱會、薛岳灼熱的生命演唱會、民歌二十年演唱會、民歌三十年系列演唱會、梁弘志加油演唱會、天水樂集??一千個春天演唱會、大學城??飛揚的青春演唱會……等經典活動,所有收入完全捐贈為促進音樂推廣之公益用途。同時常和國內各大公益團體合作,參與多項關懷社會議題,以演唱會、歌曲創作、演講心理、諮詢課程……等活動,積極付出對周遭環境及下一代的關心。

        第一、二屆理事長:陶曉清;第三、四屆理事長:吳楚楚;第五、六屆理事長:殷正洋;現任理事長:李建復。

        www.facebook.com/musicmandomisodo

        統籌

        陶曉清

        1965年進入中國廣播公司,次年開始主持熱門音樂節目,推廣校園民歌,成立「民風樂府」。1995年和許多音樂工作者成立「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」,擔任第一、二屆理事長。2000年獲金曲獎「特殊貢獻獎」的肯定。2008年七月自電台工作退休,投入帶領讀書會與成長課程;於2010年取得加拿大Haven學院的諮商證書,成為合格的諮商師。目前是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的常務理事,並帶領各地心理諮商課程。

        主編

        楊嘉

        大一開始擔任西洋音樂廣播DJ,畢業後任職唱片公司,從西洋音樂轉戰國語唱片,從本土公司進入國際公司。1990年代末,從台灣進入新加坡亞太總部,負責亞洲區網路與數位音樂發展。2005年被派至北京,發展大陸新媒體音樂事業。除幕後音樂工作外,長年撰寫流行音樂評論及音樂專欄,並翻譯、編輯音樂書籍,曾出版《1997年度流行音樂鑑賞》、《品牌大師布蘭森自傳》等書。2013年回台,專心從事文字工作。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民歌40(附3CD):再唱一段思想起-目錄導覽說明








      • 前言 沒有白活 陶曉清

        編者的話楊嘉

        思想起第一段:還原一個時代

        第一曲:1970年代的流行音樂

        •1-1話說當年青春的心!校園民歌為什麼會出現在1970年代?

        •1-2創作歌謠的先行者1:洪小喬《金曲獎》神祕清新

        •1-3創作歌謠的先行者2:胡德夫 從山裡來的歌手

        第二曲:民歌從這裡開始 -

        楊弦在余光中的詩中聽到了音樂

        第三曲:一張音樂成績單 陶曉清

        誰在西餐廳唱歌?民歌西餐廳地圖

        思想起第二段:一個唱歌的故事

        •新格唱片篇 -

        金韻獎合輯系列

        •金韻獎紀念專輯、金韻獎第二輯 簡介

        •金韻獎第三輯、金韻獎第四輯 簡介

        •金韻獎第五輯、金韻獎第六輯 簡介

        •金韻獎第七輯、金韻獎第八輯 簡介

        •金韻獎第九輯、金韻獎第十輯 簡介

        屋簷上的藝術家 - 李泰祥的民歌時期

        •鄉土?民謠1&2

        •延綿交響詩

        •齊豫:橄欖樹/祝福/你是我所有的回憶

        •唐曉詩:蹈/黃山

        •葉倩文:春天的浮雕

        •陳明•王誠:少年遊

        •特別介紹:簡上仁 - 童年的回憶

        ※ 番外篇1-《金韻獎》幕後推手 - 姚厚笙

        金韻獎歌手專輯

        •陳明韶: 傘下的世界 1978/ 讓我們看雲去 1979/ 浮雲遊子 1980

        •包美聖:你在日落深處等我1978/ 長空下的獨白1979/ 那一盆火1980/ 樵歌1981

        •李建復:龍的傳人 1979

        •番外篇2 - 砍倒〈橄欖樹〉,改變〈龍的傳人〉,歌曲十二禁!翻開一頁「禁歌、審歌」的歷史

        •楊祖珺專輯 1979

        •黃大城:今山古道 1980/ 唐山子民 1982

        •王夢麟:母親我愛您1979/ 一家歡樂百家愁 1980

        •王海玲:偈 1980/ 從此以後 1982

        •施孝榮:施孝榮專輯1981/ 俠客1982

        •楊芳儀/徐曉菁 重唱專輯 1981/ 楊芳儀專輯 老師 • 斯卡也答 1982

        •鄭怡、王新蓮、馬宜中合輯 1981

        •木吉他合唱團專輯 1981

        •楊耀東專輯 早安晨跑 1981/ 怎麼能夠 1982

        •《我唱你和 金韻獎合唱專輯 1&2》新格合唱團 1981 1982

        •海山唱片篇 -

        民謠風合輯系列

        •民謠風一、二輯 簡介

        •民謠風三、四輯 簡介

        民謠風歌手專輯

        •林詩達:傳奇 1978

        •蔡琴:出塞曲 1980/ 秋瑾 1981

        •潘安邦:外婆的澎湖灣1979/ 故鄉的風 1980

        •葉佳修專輯

        •銀霞+旅行者三重唱專輯 1979

        •旅行者三重唱 1980

        •其他:羅吉鎮/夢的衣裳

        •其他唱片公司篇

        四海唱片

        •鄉音四重唱 《秋天裡的野菊花 • 農村酒歌》

        •天水樂集 《李建復/柴拉可汗》《蔡琴 • 李建復聯合專輯》

        •靳鐵章《給我一片安樂土》

        •邱晨《新民風第一輯 - 邱晨的季節》

        歌林唱片

        •《新金曲獎》- 青年創作園地(一) 、(二) 王承偉

        •黃仲崑 《我想問你》,《記得我》 王承偉

        拍譜唱片

        •侯德健《龍的傳人續篇》

        •蘇來《讓我與你相遇》

        •鄭怡《小雨來的正是時候》

        滾石唱片

        •《吳楚楚/潘越雲/李麗芬 三人展》

        •邰肇玫 • 施碧梧《小草歌手的第一張專輯》

        •邰肇玫《雪歌 蘆葦》

        •潘越雲《再見離別》,《天天天藍》

        麗歌唱片

        •趙樹海 《趙樹海專輯》

        環球唱片

        •《現代歌謠 - 青年創作專輯 1》

        鄉城唱片

        •鄉城組曲

        民間有聲出版社

        •潘麗莉《名歌集》

        •任祥《任祥專輯》

        •來自南方校園的迴響《長短調》

        •楊錦榮作品專集I《青草地》長短調

        亞洲唱片

        •1984新人獎

        •唱片家族圖解

        第三部分 舖成一條夢想大道

        •音樂的雕塑家

        •編曲與樂手

        •麗風錄音室

        •這些重要的幕後推 手

        •「洪健全文教基金會」的洪簡靜惠

        •「民風樂府」與「民歌一條樓」

        •「滾石雜誌」的段氏兄弟

        •永遠在幕後的吳楚楚

        •校園創作歌曲的傳承 - 大學城

        •「大學城」出版合輯全紀錄

        •新格唱片後金韻獎時代作品

        •「民歌」對台灣流行音樂的影響 馬世芳

        •40年來的重要民歌演唱會全紀錄 陶曉清

        •特別收錄:他我從台北來 公路

        CD曲目

        CD附錄:那些值得珍藏的歌曲...... 陶曉清

        這三張CD中的歌曲包括:

        •十六首過去從未發行過的精采現場演唱歌曲版。

        •二十五首民歌初始的三張經典合輯《我們的歌》中的重要歌曲,早已絕版,重新復刻出土。

        •楊弦、吳楚楚、蘇來等人重新錄製,未曾發行過的新歌。

        CD 1

        這張CD中的歌曲,都是過去從未出版發行過的現場演唱版,有一些是演唱者在當時電台的錄音室所錄的版本,有的是從過去舉行的演唱會實況中所選出的歌曲。因為年代久遠,有些歌曲沒有跟著錄音帶保存完整的文字記錄,所以只能附上作者與歌者,以及演奏者的名字。

        1、龍的傳人--侯德健

        2、唱自己的歌--楊光榮

        3、雨中即景--王夢麟、趙樹海

        4、爸爸喝酒的時候--李宗盛

        5、離別在深夜裡--趙樹海

        6、雨花--任祥

        7、愛情--周麟

        8、候鳥之歌--李建復

        9、鷺鷥--鄭怡

        10、地球的孩子--邰肇玫、鄭怡

        11、江湖上--楊弦、黃大城、施孝榮、殷正洋

        12、民歌--楊弦

        13、燕子--殷正洋

        14、茶山情歌-鄭怡

        15、陽關三疊--吳楚楚

        16、謝幕曲--蘇來

        CD 2

        「洪建全文教基金會」在1977與1978年間贊助出版了三張《我們的歌》合輯。由陶曉清策劃,其中收錄了眾多當年民歌風潮初起時的重要作品。

        《我們的歌》合輯當年未做大量商業宣傳,但是流傳甚廣,後來由於年代久遠,早已絕版多時,這次能取得「洪健全文教基金會」的同意,以及原始詞曲作者與歌者的授權,附錄於本書再次發行,成為珍貴的復刻版,實在是「民歌四十」一大意外收穫。不過也有遺珠之憾,因為無法找到合輯內的歌者陳屏,而未能收錄他的歌。同時,楊弦原本收錄在《我們的歌》中的舊作因與他的個人專輯重複而放棄收錄,然而,楊弦重新錄製了兩首未曾發行過的新舊作品,同時提供在附錄的CD中,

        以下的歌曲文字說明與專輯封面與圖片,則是取自當年的唱片版本。

        1、紙船--朱介英

        2、好了歌--吳楚楚

        3、慕情--韓正皓

        4、三月思--楊祖珺

        5、學子心聲--韓正皓

        6、墟--吳統雄

        7、你的歌--吳楚楚

        8、游子情懷--韓正皓

        9、走橋要走我搭的橋--吳統雄

        10、歸來--吳楚楚

        11、匆匆--胡德夫

        12、華靈廟--吳統雄

        13、楓葉--胡德夫

        14、媽媽的愛心--楊祖珺

        15、牛背上的小孩--胡德夫

        CD 3

        CD3收錄《我們的歌》第3輯中的所有歌曲。《我們的歌》第1、2輯基於成本考量,因此一次製作發行兩張合輯,至於第3輯的發行時間則是1978年,其間相距一年。

        CD3中最後的5首歌,除第12首是選自絕版的唱片外,其他的歌曲是楊弦、吳楚楚、蘇來特別為這本書的發行,而重新在錄音室錄製的歌曲版本。

        1、風--韓正皓

        2、月琴記--任祥

        3、擺渡船上--吳楚楚

        4、並不知道--潘麗莉

        5、屋頂下的詩人--魏琮坤

        6、行到水窮處--吳楚楚

        7、長島午夜--潘麗莉

        8、冬愁--魏琮坤

        9、雨色--任祥

        10、故鄉情--韓正皓

        11、地層吟--楊弦

        12、問心--王新蓮

        13、小小孩--吳楚楚

        14、一棵開花的樹--楊弦

        15、台灣有什麼好--蘇來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【前言】








      民歌40--沒有白活








      2013年就牽掛著2015年即將到來的民歌40年。當時「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」的理事長殷正洋希望找李建復接任下一屆的理事長,之後可以帶領大家做「民歌40」相關的事。然後在2014年的春天,新任理事長如願上任,關於「民歌40」的相關工作也一一展開:紀錄片、展覽、演唱會、書......








      我先寫了一封信給「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」的會員,向大家徵求可參考的資料。感謝許乃勝第一名,馬上寄來了他的珍藏。後來徐曉菁、涂佩岑、丁曉雯、梁弘志的姊姊,也都分別提供了資料。我也把家中所有資料全捐了出去,還需要幫手來家裡幫忙搬運去協會。結果要寫稿的時候還必須進協會去翻看自己的資料,這可是最初沒想到的事!








      楊嘉--這位熱門音樂時期的舊識,在民歌初期一起工作多年的老友,剛好回國定居,並轉換跑道以文字工作為業。知道這個訊息我真是太開心了,因為書的主編就有最適合的人啦!








      果然,在所有的項目中,書的進度幾乎是一直跑在最前面的。從開始討論、到有了腹案,到確定了出版社,再到所有書稿的完成,幾個月來幾乎成了我們彼此交談或e-mail來往的最主要中心。楊嘉有時候去堆放唱片的倉庫翻找我們需要的唱片,有時候忙著影印唱片封面或文案,有時候在圖書館找資料,有時候要從堆積如山的各種資料、書籍、剪報中挑選至今仍可用的文字,並加以剪裁;有時候跟人開會研究哪篇文章要怎由哪個角度切入、又該怎麼寫,更多的時候得自己寫!








      現在看到這本書接近完成,我心中十分地感動與感激!並不能免俗地除了楊嘉之外還要感謝一些人:








      大塊出版社的郝明義先生,感謝他在第一次聽到出書計畫時,給我們的回應是:看看大塊能怎麼幫助這本書做得更好。沒想到在「民歌40」系列活動起跑的記者會上,郝先生說1975年6月6日楊弦的演唱會他也在場,這緣看來在四十年前就結下了。








      林怡君還是大學生時,就參與《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》和《永遠的未央歌》二書的採訪和撰稿,後來「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」出版《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》時她是出版社負責此書的主編。這次能再度一起工作,並再次看到她的認真負責,我確實感到十分開心並感謝。








      本書附錄的幾張CD,要感謝所有相關人士同意授權給我們無償使用。在2014年耶誕前夕,楊嘉、熊儒賢、姚黛瑋和我,在馬世芳家一起聽了好多「私房歌」,包含很久以前歌手在電台錄的歌,一些我自己都忘記了在整理資料時挖出來的珍貴的演唱會實況,還有一些已經絕版的唱片,並從中挑選出可能會放進這份CD的歌曲。之後世芳將它們放在雲端,好讓被選的作者與歌者聽過後給予我們授權。








      後來楊嘉提起在洪建全基金會出版的三張《我們的歌》,早已絕版,她希望讓大家有機會聆聽最初的這些歌曲。身為這三張唱片策畫人的我當然非常高興,第一時間就去徵求並獲得洪簡靜惠女士的同意。接下來蕭玲玲小姐幫忙詢問版權並一一去信得到絕大多數人的授權。還有王家棟擔綱把這些來源不同 (包括卡帶、盤帶、唱片、CD等) 的歌曲重新混波,讓我們有最美好的聆聽經驗。真是非常感謝所有人的努力,我們才能交出這份得來不易的成果,可說是一份漂亮的成績單!








      在尋找多年不見的作者時,很感傷地發現好幾位已經過世了。有些作者還找得到家人或朋友(如鐘鼎文、周夢蝶、黃大城、杜文靖),所以還能得到授權;但有少數沒有後人,也找不到接頭的對象(如潘麗莉、鄧禹平),我們只能在此特別說明:我們非常重視創作者的版權,但並非我們沒有徵求同意,而是真的不知道該找誰洽詢。








      此刻,我的心情是豐盈的、充實的、感恩的。多年後能因此書而去採訪老友、撰寫文稿,深感幸福,並再次認為自己的生命沒有白活,多好呀!








      文/陶曉清




      2015年四月於台北








      【編者的話】








      歷史是立體的








      那一天,我高興地對朋友說起我編輯這本書的計畫,說到要把所有參與當時民歌創作的詞曲作者都列進書裡;而不只是介紹歌手時,他立刻回頭對我說:「啊!很好,這樣很立體!」








      是啊!歷史應該是立體的。








      小時候讀歷史,課本上千百年前發生的事,往往只有幾句結論,沒有過程,也沒有故事,既平板又枯燥,讀起來既無趣也無味。








      可是我們現在這段歷史不但有人物、有故事、有情節,最棒的是:還有音樂......








      就是這樣的一個心情,本著「還原一個時代」的做法,去呈現一段立體的歷史。








      要先解釋書中的一些事:








      • 唱片--這部分是最複雜的。每個人都在問我選擇書內的民歌唱片的標準是什麼?大致說來,書內所收錄的校園民歌唱片主要是從1975年楊弦所發行的《中國現代民歌集》開始,到1984年校園民歌已然成為流行音樂為止。這段期間內的唱片是以原始黑膠唱片為來源,復刻版不包含在內。選擇的角度不但包括代表性、流傳度、還有特殊性。至於後來「大學城」的創作,丁曉雯已有專書《我們的音樂課》詳盡介紹,這裡就不多贅述。








      • 文字--除了描述這段歷史與介紹音樂背景的文字外,還有歌手的文章。許多歌手不但會寫歌,文章也寫得很好。當年皇冠出版社所出版的四本民歌書籍中就有許多歌手寫的文章,另外馬世芳為滾石唱片所編輯的《滾石金韻民歌百大歌選》紀念冊《永遠的未央歌》中,也有許多採訪報導,這本書從上述來源中擷取了相當多精采的文字,配合原始專輯詳列。為了不影響閱讀,其中節略的部分全部都以......標示,並註明出處。








      • 照片--這是最有趣的地方。本著「還原一個時代」的精神,這本書大部分刊載的都是早期的照片,幕前的人物得以重現當年清純的模樣。至於幕後的人物,除非真的找不到當年的照片,而以較近期的照片取代,否則他們都很樂意提供當年的英姿,也使我們在收到照片時,會有驚艷的感覺。








      • CD--陶曉清很辛苦地找出當年的唱片、盤帶、甚至卡帶,準備讓大家聆聽篩選歌曲。不過在聆聽過濾這些歌曲前,必須先經過兩個星期的除濕,我建議放在烤箱中烘烤以節省時間,沒人敢嘗試,不過我也真沒試過......錄音師王家棟花了很多時間處理調整歌曲的音質。他的辛苦,只換來餐廳內一頓令人掃興的晚餐。不過,眾人的努力能讓這些歌曲重見天日,是我們都很高興的事。








      還要感謝一些人:








      • 首先是陶曉清,我是一位不折不扣西洋音樂養大的小孩,所以如果沒有你,我絕對不會接觸民歌,也絕對不可能進入國語音樂界。








      • 還有小毛,凌晨四點還在辛苦地協助編輯,曾俊仁和王承偉則反覆提供唱片拍攝,並協助核對詞曲作者等資料。還有一位提供唱片的人是魯芬,她去世後所有的唱片都放在吳楚楚的倉庫裡,這次我們找出來整理後,將會全數捐給日後的流行音樂中心,相信這是魯芬所樂見的。








      • 感謝撰稿與提供照片的所有人,即時的三、五百字,與提供四十年前的照片原件,支持與信任是一件很溫暖的事。








      • 感謝提供唱片封面授權使用的唱片公司,以及加起來五毛的兩位滾石大老的全力支持。








      • 大塊出版的郝明義先生和湯皓全總編輯--做書的人與做唱片的人有相當不同的自由程度,感謝你們的耐心支持。








      •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的現任理事長李建復,過去曾計畫將你、大城、與小洋聚在一起合出一張唱片的往事已不可能實現,合作這一本書,是一件奇妙的機緣。








      最後,立體的歷史內還有一段決定性的小插曲--原本音樂人交流協會在第一次開會的時候,是計畫自己印行這本精裝書,但是考慮成本,深怕經費不夠,然而吳楚楚面帶笑容,在會上對大家說:「還好協會有位有錢的朋友!」有他這句話,我們就走入歷史了!








      民歌40,再唱一段思想起......








      唉!親愛的,這已經是第幾個秋天了......








      文/楊嘉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語言:中文繁體
      規格:精裝
      分級:普級
      開數:26*29
      頁數:180


      出版地:台灣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• 作者: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(企劃)

        追蹤











      • 出版社:大塊

        出版社追蹤

        功能說明





      • 出版日:2015/5/7








      • ISBN:9789862136027




      • 語言:中文繁體




      • 適讀年齡:全齡適讀














      6B243A48895B8757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wquplh 的頭像
    iwquplh

    fxf35wf

    iwqupl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